>>您当前位置:首页 -> 地市 -> 滩羊之乡激情盐池 -> 今日盐池
多元共治+数字赋能
盐池县综治中心力解群众难心事
2025-11-04 10:46:37   
2025-11-04 10:46:37    来源:宁夏法治报

  一场跨省运输途中雇员突发重病,一次农田作业时意外中毒身亡——面对这样涉及多方、情绪对立的复杂纠纷,盐池县综治中心却交出了令人称赞的答卷:两起案件均在一个月内成功调解,赔偿款项当场履行,真正实现了案结事了。

  这背后,是盐池县探索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的生动实践。通过构建“12345”工作体系,即“一个中心”统全局、“双区协同”强中枢、“三级网络”兜底线,“四类力量”增合力、“五大机制”保长效,正让“难事盐池终结”从目标变为现实。

  一套模式破解基层治理难题

  今年3月,雇员刘某某在跟随货车调试设备途中突发脑溢血,家属与运输公司因后续治疗费产生严重分歧。调解工作刚启动就陷入困境——运输公司对实际雇佣关系并不知情。

  面对这一僵局,盐池县综治中心启动“一个中心”统揽机制,整合政法委、信访局、交通运输局等部门力量,开启“双区协同”程序。在“前店”受理区,工作人员标准化登记、分流;在“后厂”化解区,专业调解员与律师共同介入,厘清法律关系,政法委、信访局工作人员耐心疏导家属情绪,通过“背对背”方式与双方沟通,既讲法理又讲情理。最终,不仅达成了3万元补助协议,更在签字后当场支付,避免了“调而不执”。

  多元共治化解区域纠纷

  “人都没了,必须给我们一个交代!”2月,司机唐某某在石嘴山市惠农区作业时不慎沼气中毒身亡,家属的情绪十分激动。这起跨区域纠纷涉及车主、挂靠公司、货源方多方主体,情况复杂,而且事件一度在网络上发酵引发热议。

  盐池县综治中心受理此纠纷后,不仅协调县内各部门力量,更主动对接惠农区相关单位共同参与,引入金牌调解员和律师,厘清责任、核算赔偿,耐心平衡各方责任与承受能力,最终在历经5次协调后成功化解该纠纷,赔偿款即时到位,迅速平息了事态。

  “每一次协调都是各方力量的整体联动。”盐池县综治中心负责人介绍,通过行政、司法、社会、技术四类力量的有机整合,形成了多元共治的良好格局。通过“塞上枫桥”基层法治工作平台进行转办、限时督办、预警和反馈,全县矛盾纠纷全量录入,推动矛盾纠纷化解,今年以来,化解一般矛盾纠纷5949件,转办、督办和预警推动化解重大复杂疑难纠纷36件。

  闭环管理提升治理效能

  高效化解矛盾的背后,是盐池县对基层治理体系的深度重构。曾经群众办事“多头跑”,现在只需推开综治中心“一扇门”,就能解决一揽子事。中心整合了信访接待、矛盾调解、法律服务等8个平台功能,形成县域社会治理的“司令部”。

  走进中心,“前店后厂”模式令人耳目一新。“前店”统一受理,实行“常驻+轮驻+随驻”机制,设置综合窗口和专业窗口;“后厂”分类化解,联调会商室、共享法庭、金牌调解室等六大功能室和1个矛盾纠纷调解中心,成为窗口业务的坚强后盾,实现从“受理”到“化解”的闭环。今年以来,依托此体系组织分析研判会160余次,联动解决重点难点纠纷44起。

  盐池县还将治理网络延伸至基层末梢,构建起县、乡、村三级联动体系。县级作为“终点站”攻坚克难,乡级作为“主阵地”化解矛盾,村级“前哨所”则依托网格员、老党员、退役军人、楼栋长、外卖小哥等力量,将纠纷化解在萌芽。今年基层排查的5997起矛盾中,99.1%在本地得到解决,生动践行了“小事不出村、大事不出镇,矛盾不上交”。

  数字赋能让治理更精准高效。通过指挥调度平台,县、乡、村三级可实现可视化指挥、一键式调度。截至目前,盐池县综治中心总体矛盾化解率稳定在99.1%的高位,服务群众1900人次,绝大多数矛盾被化解在县域内。(记者 吴彩华 通讯员 包海莉)

【编辑】:张静
【责任编辑】:杨丽